溫鳳海先生為人敦厚、謙和,有著很好的修養(yǎng)、學識。是一個非常具有創(chuàng)作實力的書法家,同時也是一個具有開拓和探索精神的藝術家。他的書法涉獵楷、行、草諸體,作品結構錯落有致,整體章法大氣磅礴,有一種酣暢淋漓、灑脫飄逸的氣勢。我想,沒有足夠的的氣魄、心胸和對技法的熟練把握能力是絕對做不到的。他的書法用筆是非常純粹的,對氣韻的把握也非常到位。這說明他在傳統(tǒng)經(jīng)典上是花了很大功夫的。
溫鳳海先生的榜書的確給人一種別樣的風格氣息。2005年他創(chuàng)作的“壽”字搭載神六,2008年又以獨特的創(chuàng)意書寫的“龍”字被選為神舟七號搭載作品。“龍”“壽”這種少數(shù)字的形式,更適合表現(xiàn)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其作品合理大膽的變形、夸張等手法的運用,使得榜書有了屬于他自己的意圖和意趣,從文字的造型上體現(xiàn)了與眾不同。其線條的形質,也依然與他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表現(xiàn),用筆線條有雄強厚重的蒼茫質感。
溫鳳海先生的行書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氣息和氣象,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大膽開拓。作品中,透露更多的是那些優(yōu)雅、古典之美、是安靜、悠閑的狀態(tài)。書法,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書家的性情、個性都會慢慢的凸顯出來。
行草書是很有抒情的一種書體,作為一個極具個性并有著強烈抒情色彩和深厚藝術修養(yǎng)的書法家,溫鳳海先生的行草書自然也是與眾不同的,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其對外在形式的把握上。他這種古拙樸茂,法度嚴謹?shù)臅L,反映出其對行草書這種流動線條的技術元素和技術要求的深刻把握。
溫鳳海先生以行草書創(chuàng)作為主線,取法上自魏晉,下至明清,走的是一條貼學的經(jīng)典之路。在用筆上,完全傳承著帖學的精致與優(yōu)美,筆調里透著一種文人情懷和那種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體式清奇,似斷實連,線條沉靜厚重。結字沒有大開大合的張揚,但是那種靈與奇、雄與大的張力卻蘊含其中,在細微處總是透著他的奇巧和構思,作品整體格調展現(xiàn)的就是溫文爾雅。
讀溫鳳海先生的作品,感覺到他對于古代經(jīng)典的浸淫以及自己獨到的審美視角。他的行草書需要慢慢的品,只有品味才能讀出其中水乳交融的東西,只有品味才能感覺到他作品中的那種“古”氣,而這種氣不是靠外在的“形”傳達出來的,應該是靠學養(yǎng)滋養(yǎng)出來的。
這不僅僅是平時大量書寫訓練積累的結果,更應該是一種直抒胸臆的自由揮灑。他的榜書“壽”、“龍”也吸收了民間書法中那種“恣肆、象形、寬厚”等“寫意”的成分。因此在結構的處理上,他適當采取結構的變形和夸張,使其透出了一股天真爛漫而又稚拙的審美意趣,也因此使他的榜書作品非常具有自己的個性面目。
古人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溫鳳海先生的書法之美契合了當今人們的審美情趣顯現(xiàn)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