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無情地走到今天,走到這個沒有歷史苦難記憶號稱和諧盛世的今天。
專制的恐怖與謊言造就了國人粗大的神經系統和奴言卑膝及判斷是非能力低下的特點。從1949到1989年,中國大地上到底都發生了什么?官方別有用心的說辭讓幾十年血淚史解讀為‘宜粗不宜細’的策略,殺人是‘不得已而為之’永遠是他們‘無奈’的借口。清洗、鎮壓、流放、處決、游斗、嚴打、平暴等駭人聽聞的真相被遮蔽,親歷者和當事人因政治恐懼緘口不言,相關文章更多以‘眾所周知原因’的敷衍一筆而過。甚至連某一年、某一天、某一領導人都在信息時代如此繁榮發達的今天徹底消失,在歪曲和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歷史中解讀著歷史。我們毫無恥辱感地活著,也僅僅是活著。
徐唯辛《歷史中國眾生相:1966---1976》(以下簡稱《歷》)畫展共60多幅(還將繼續創作),作品取材于文革中從高官、學者、文藝界、到平民等各界人物照片,每幅尺寸為2X2、5米用黑白兩色繪制,精湛的寫實功力和質樸的畫風令人拍手叫絕。徐唯辛身為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之職,在官方用經濟利益收買文化人和社會呈普遍犬儒化的當下,用畫筆再現文革讓人們去審視和反思那是非顛倒的歷史。無疑,他是一位具有批評精神、人文關懷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也是一位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公共知識分子。歲月流逝,長達十年的文革已結束31年了,然而我們民族對此有多少了解?文革傷痛并沒有引起全社會清醒認識到生命尊嚴和人格獨立的天然重要性,否則就不會發生89年的慘案和18年并繼續著全社會的沉默!葉劍英曾說過:文革十年,造成至少兩千萬人非自然死亡。文革之殘酷后來的高層領導人無不清楚,他們自己和家人大多也是遭受迫害者,許多也是家破人亡。但他們為了維護共同利益和黨的合法統治不能動搖的底線,至今也沒有展開深刻的反省,去年是文革爆發40周年與今年反右50周年紀念,社會各界靜無聲息,可見官方對此‘愛護’的程度。眾多事件資料仍在昏暗的檔案館里視為絕密。文革也充分證明了‘有什么樣的政府就有什么樣的人民;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政府’這一論斷。毛澤東胖手一揮發動的這場文革內戰是與國人積極密切的參與分不開的,毛利用了人性中的善與惡為他實現妄想充當戰士和工具,準確地說民眾也非常樂意被權貴們利用。文革反思不能徹底的難點還在于,文革是國家與整體民族的犯罪,除不會說話的嬰兒都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犯罪。更甚者,因不堪虐待的自殺者為了避免其家屬受牽連,遺書都要寫上‘毛主席萬歲’的字樣,就是自殺也要最后參與一次文革犯罪。毛澤東在1958年得意地說:秦始皇坑了460個儒,我們坑了四萬六千個儒。。。我們超過秦始皇一百倍(見: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講話)。豈止超過秦始皇殺人一百倍,贏政如地下有知早已汗顏自愧不如毛澤東手黑。1966年8月下旬謝富治‘好人打壞人活該’的一聲指示傳達到大興縣,英勇無比的紅衛兵小將們在8月17日至9月1日,共殘殺‘四類分子’325人,被殺者年齡最大80多歲,最小僅38天,有20戶人家被殺絕。廣西武宣縣吃‘牛鬼蛇神’等活人百幾十人,其中被吃肉后砍頭1人,挖心肝的56人,割生殖器13人,全部吃光(連腳底板都被吃光)的18人,活割生剖7人。全國十年中這等地獄般恐怖事件有多少?強奸‘黑五類’及家屬事件有多少?先奸后殺事件有多少?活體取腎或摘取其他器官事件有多少?行刑后拋尸荒野或就地草草掩埋事件有多少?以及被視為‘四舊’的文物到底毀壞了多少?在仇恨和敵人意識教育下的國人到底做了多少惡?難道上述這些還需要后人去反思研究么?!至少我們現在應該具備最起碼的恥辱感和懺悔意識。中國近半個世紀暴政之惡之荒謬遠遠超過古今中外各種形式的野蠻屠殺事件,前無古人,后不敢有來者。
徐唯辛《歷》作品在我看來是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前衛藝術作品。他用傳統樸素的繪畫技巧和手段‘悄悄的進村、開槍的不要’給這個充斥著市儈、犬儒、浮躁的社會以‘掃蕩’,逼迫各心態的人們(包括官方)不得不做出反應。前衛藝術最根本特性是拒絕媚俗,不向任何權貴及經濟市場妥協,也不附庸于任何前衛學術理論及其他學科。前衛藝術無論從形式到內容一旦成為某種附庸就失去其獨立、開拓精神,便淪為媚俗或‘傳統’。藝術作品在前,理論在其后。中國文藝作品從49年至今基本上是專制意識形態和經濟市場的工具,作品基本毫無真正個體價值所言,更無真正藝術獨立性特征可信。打倒‘四人幫’后,中國出現的傷痕美術和文學,其創作本質還沒有上升到反省體制和開創真正個體自由的思想層面,自覺或不自覺地投向新崛起的‘四個堅持’領導懷抱或充當造勢宣傳之功效。當年羅中立《父親》作品所謂的成功也是大家誤讀的結果,國人性格中畏懼專制且總是把毫不相關的事物賦予其一廂情愿的精神安慰,對文革的暴行和毛澤東的不滿情緒不敢明說,所以甘愿認為是《父親》壓毛澤東,以此得到內心平衡之依托。針對羅中立讓《父親》耳朵上夾只圓珠筆的媚俗之舉都從不說起。對《父親》的誤讀至今沒有得到清理。其他傷痕作品在思想上同樣是與當時官方權貴主流相一致,創作形式也沒有超越于文革中官方提倡的‘革命浪漫主義’風格。再如聞立鵬創作的張志新作品,畫面中張志新死亡場景是多么美好浪漫,與現實的張志新在看守所里遭輪奸、被逼瘋、臨刑前割喉之慘相是如此天壤之別。他們獻媚般遵循了‘宜粗不宜細’的指示,再次地侮辱了張志新等千萬遭迫害者,淡化了罪惡。
徐唯辛《歷》作品表面看是傳統型其實是前衛的。要知道,他是在另類中國語境下創作的:展覽之前的‘靜悄悄’,展覽海報被迫抹掉幾個畫中人,展覽中參觀者的各種心情,接受中國記者采訪后不能見報,以及雅昌藝術網與不久前隆重宣傳吳冠中而對徐唯辛采取的低調形成強烈的反差。這些都與《歷》作品產生互動,是《歷》作品畫面之外的‘藝術效果’。如不清醒地意識到上述這些,沒有看到中國與現今世界文明的差距和落后是無法理解此作品的文化與政治、歷史與現實的意義,這些意義恰恰是構成先鋒藝術諸要素的根本。此作品放在當代世界藝術語境中也是極具學術價值的優秀作品,研究價值在于:1。前衛藝術理論是否具‘一言堂’性質地針對世界各國?還是極權政體的中國如何真正表達本土的藝術前衛性?2。在架上繪畫視為‘傳統’之列全球藝術語境中,《歷》作品用傳統寫實技術傳達出前衛藝術的本質-------不妥協、不媚俗。架上繪畫還有無可能創作出前衛性質的作品?此作品給我們以啟示作用。3。《歷》作品無論將來創作多少幅也是‘一件’作品------創作特殊方式的整體性。以上3點我以為是《歷》作品的前衛意義價值所在。中國近30年來所有前衛性質的藝術作品都沒有脫離西方理論套路,寫實類美術作品基本沒有離開‘賞心悅目’地與現實隔離的空虛性,偽概念、偽情調泛濫于藝術界。總之,都是妥協與媚俗。藝術作品缺少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無論如何也不是優秀的,僅僅是‘美術空殼’而已。
在精神思考全面犬儒化的當下中國,徐唯辛《歷》作品是拒絕苦難遺忘更是與社會犬儒化的對抗。這種反叛精神是我們這個社會歷來所匱乏,也是官方歷來嚴打之項目。愿徐唯辛先生的傲骨和藝術創作精神在另類中國得到弘揚普及,愿自由民主中國早日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