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評畫家王旻油畫創作的哲學意蘊
青年畫家王旻在美術館舉辦了個人油畫作品展覽。那是今年的迎春賀年展,當時并未帶給我特別的注意。 及至看了他的畫集《混沌初開》時,便覺得他是一個有氣宇與格局,從而也擁有深遠未來的年輕藝術家。
采訪時,他的深刻與樸質,以率真的狀態感動了我。他說,在回家鄉辦畫展前,朋友勸他說,你的油畫不適合在一個山區小城市展出,那里恐怕知音難求。而他堅持認為,正是因為故鄉武當仙山給了他藝術夢想與稟賦。當他考入中央美院以刻苦與體驗生活為重心,學習中西方繪畫技法并滲透出自己個性繪畫風格,其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收藏。所以,自己的成功須回報給家鄉父老鄉親。生他的土地就是他的知音。
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說過,起源即本質。武當仙山,古河漢水,的確為人杰地靈之地。在堅韌不拔的努力與奮斗的背后,命運同時也會給成功的人許多祖脈與宿命關聯的因緣。
王旻出身在武當山下一個群峰環抱,終年云霧繚繞的山村,這讓他的童年與少年都在一種自然山野的氣息與霧靄氤氳的天地里度過。仙山樓閣里萬千變幻的云霧,成為他人生最初的視覺經驗與記憶。雖在京都生活數年,但他至今布衫長發,清瘦飄然,似有透徹骨象的道家氣質。
我想他對混沌與虛幻意象的深度藝術迷戀,可能始肇于此。
王旻用他的“后水墨禪意”與材料美學觀,創造了一個云氣混沌,元氣滂沛的藝術世界。他的作品充滿了宇宙與自然之象的隱喻。同時,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個品質精微華彩的藝術構造。他的構圖與色彩中蘊含著中國傳統的對偶哲學、事物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構成了生命生成生長的原始動力。王旻將東西藝術融合,把西方早期的坦培拉蛋彩方法與中國傳統大漆結合起來,發揮水與油的流動變幻與偶發效果特性,繪制磨煉出氣象磅礴,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在798藝術創意區多年探索打拼后,其繪畫風格被中外美術界與收藏家逐漸認識,不僅在國內外多次展出,而且被海內外收藏家購買收藏,從而也使他成為一個潛質與前景被業內外十分看好的青年藝術家。
意在象外,象外有意。王旻的油畫在材料與技法上雖然是西方的,但他卻表現了深刻的東方文化背景與中國藝術傳統。通過融匯性的探索,他的畫面色彩穩重而靈動,有一種整體風格把控下的放任自流,通過堆積、疊加、交織、流淌,呈現出一種天籟之象的效果,那是以油彩的變幻,去激活中國傳統水墨的因子,從而實現對一個時代某種精神狀態的探討與思考。
賦予現實亦真亦幻的感覺,拋開物象僵化的外科,進入一種自由遐想的境界,順應自然,進入虛無意境,讓心靈在色彩中轉化蛻變,色彩與意象融合,呈現出深度的美學意味,讓以含蓄暗示見長的中國水墨傳統在油彩中綻放出奇異的藝術之光。
王旻曾這樣表達他的藝術觀:“每個人都有或有過崇高的理想,這個基礎足夠我們去積極的認知、審視、參悟。我對生活、對藝術、對自然都懷有一份忠誠,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我不想去控制什么,帶有明顯的設計感和計劃性反而會讓我覺得受到限制。”
“比如《灰山》系列,在作品當中有具象的山體,但又不是概念中的山,我用灰色在表達一種剛勁中的憂傷,并通過一種特殊的材質作為媒介,以中式表達為基礎,融入中西文化日益趨同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對人文、對世界、對自然提出一些問題。以傳達出對自然、人文、世界的一種心態,一種動機。”
從美術史上看,世界上不少畫家的作品,實際上已成為人類思想的一種美學符號,是對人類命運的一種形象的多維度的深度思考。對于有精神重量追求的藝術家,他們往往用新的視覺語言去表達對與人類未來命運有關的許多終極的、普世的、人文的觀念。也許這種觀念是不清晰的,但它至少是困惑與朦朧中的一種指向與啟示。王旻的油畫意象相對于這個時代也許不是一種偶然。他用心靈的內省、禪道的演繹,呈現了一個混沌而諧和的世界。它讓我們時代焦慮的情緒得到了一種緩釋與慰藉。倘若我們能用不斷的覺悟與達觀去面對未來,我們就不會僅限于在自然的某個偏僻的角落去尋找精神的避難所,狹隘地為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與衰落去一味哀嘆或者只會在神話傳說、童謠和習俗里去緬懷人類與世界遙遠的過去。也許,回到起源與初始,是對迷失靈魂的一種最有效的解脫與開示。
中央美院喬曉光教授這樣評價王旻的油畫創作:從最早表現大自然的“染”系列;過渡到對自然生態系統的“蛻”系列;再到后來進行的“觀”系列,王旻在不斷拓展升華著心靈感悟的深度,也在不斷開放融入著新的思想體驗。新創作的“觀”系列,對宇宙、對生命、對人類生存的境地,都追溯回歸到一個原始的狀態,王旻系列混沌藝術的生成與發展軌跡,越來越趨向精神的氤氳與生命鏡像的單純與唯美。觀,既是觀察體悟,也是心靈的內省。
我們應當看到,這個世界有限的文化領域,正處在一種被機械與電子文明浸蝕變異的危機中,各種藝術只能靠淺俗的視覺沖擊與不斷升級的符號刺激才能贏得生存空間,美學趣味與藝術感覺不斷鈍化,真正的文化變得綿軟無力,經典價值觀不斷變質退化。引領人類向上的文明力量軟弱無力。
于斯,我們迫切需要以天倫與良知,去返本開張,去追根溯源。我們需要實踐一種自然的稟賦與人類的性靈融會升級,我們需要人的小宇宙與無限的大宇宙間的精神貫通,我們的創造必須連通天性與人性之間的脈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應當深切地認識到返觀原始混沌的價值,悟徹生命宇宙的必要。我們的文化必須有能力在混沌中調開一個審視世界的新的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