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銀時2007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李魁正花鳥畫工作室》學習。憨厚而樸實、誠懇而堅毅的山東漢子是他給我留下的印象。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畢業后到現在的八年時間里,龐銀時潛心攻研中國工筆花鳥畫和工筆沒骨法,并兼習現代線描藝術。他的工筆花鳥畫作品《南國春潮》2011年獲“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優秀獎,《踏花歸來》2012年獲“全國第三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優秀獎,工筆沒骨山水畫《都市風景線》2013年獲“全國第三屆工筆山水畫展”優秀獎,并成為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然而他并沒有就此滿足和止步不前,而是改弦更張開始了向大寫意花鳥畫探索的路程。我真為他的這種勇氣感到高興。
我深知作一個工寫兼能的畫家是多么的不容易,這不但要有既能工又能寫的天份,還要有廣博的文化學養和一定深度(詩書畫?。┑奈娜藲飧?。然而對于有志者來說,走新路、攀新峰卻是知難而進的可貴精神。最近龐銀時向我展示了自己近一年來畫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其中有二種類型:一是以意筆雙鉤平涂石色寫山花野卉、以水墨淡彩畫山石和留出小瀑布、溪流并穿插山水畫中的斷云的手法組構中近景而成章,面貌清新、意境幽雅。二是以彩墨點寫的孔雀、八哥等鳥類、配以山石、小溪、野花、藤條、牡丹、荷花、玉蘭等形態的花卉搭配。野趣盎然、化象成境。這些畫作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的向往。龐銀時的這種探索、可以說辟出了自己以“山野之趣”的花鳥畫的體勢、是一個可喜道路。
其實,我以為無論是學習工筆還是寫意亦或是學習書法,首先要憑自己的直覺在欣賞研習傳統經典作品中能與古人和前輩的風格意趣對位,并找到自性和審美契合點,不要求全或懷疑自己的選擇,但選擇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初選后的征程中不斷補充、糾正和調整自己的方位與定向。當然你如果認定自己是學習大寫的一塊材料的話,那你自然不會以前輩小寫意畫家作為主要參考系數,何況還要看你適合哪一種風格和體例。但就研習大寫意花鳥畫而言,總要追溯到唐宋的王維、文同、蘇軾、米芾、揚無咎等文人畫家,而元人的沒骨寫意,明人的潑墨大寫、清代的文人水墨高峰,直到清末民初諸名家大師及至20世紀中葉后的陳師曾、齊白石、潘天壽等,大寫意花鳥畫藝術已經十分完整的走完了它文人畫的歷史路程。此后的大寫意其審美取向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舊文人畫之路,因為自從科舉制度被廢除嚴格說是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大寫意花鳥畫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也正因為今天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既不可能完全脫開傳統文化和詩文書畫的根底(根基和底蘊),又要有新文化學者的函養,所以當代的“大寫意”完全可能會成為變異了的或與西方、東洋融合的審美新樣式。我以為這也是歷史的必然,我們無需妄加可否。因為它仍然是中國畫轉型中的一種拓展,甚至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之一。于是我們不妨在不斷體悟傳統精華的同時去努力尋覓新時代的“大寫意”之路并開創自己的新天地。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會在不斷的習師擬古中無時無刻不在感懷著古人和前輩經典作品中深印在腦海里的那無以倫比的筆墨形態和高妙的境界與布局以及那獨具個性的題字和用印......。每當我品味和咀嚼諸前輩大師的這些營養時,心中總有無限的愉悅和入定的神往之感。
龐銀時還年輕,他的大寫意探索之路還很長,相信他一定會在不斷的攻堅中克服重重困難,結出碩果。祝愿他有更大的進步,取得更大的成績。
李魁正
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