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暉山水畫配自撰聯:讀經醒世,問道清源
第一印像:早就聽馬來西亞現代書畫聯盟總主席符永剛會長提起中國有位才女聶暉。2014年我于中國廣州市出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書畫大展”開幕式,頭一天,我們正在合影,聶暉女士剛到酒店大廳,馬來西亞符永剛博士和新加坡丘程光會長就給我強力推薦她。聽他們之前的介紹,我原以為是一位老年人,可映入我眼簾的是一位個子嬌小的小女生,雖然長得很文氣,但我仍然很難想像丘會長和符會長——新馬兩國書畫界“大咖”強力推薦的是這么一位小女生。所以有些不以為然……
展會開幕儀式后,我與符會長一起觀賞書畫展覽,看到一幅篆書作品,其線條綿勁有力,恬靜、厚重而富于內涵,其形舒展,其神古雅,反復欣賞,一看落款時,萬萬沒有想到,原來這就是聶暉女士的大作,我不由得贊嘆她年紀輕輕就有那么深厚的傳統書法功底,真的要令人刮目相看了……
晚餐結束后,我陪夫人一起上臺表演節目。沒想到我們老夫老妻相攜上臺的表演感動了聶暉女士,她現場作詩《珍惜》并朗誦送給我們。字里行間充滿禪意與深情,我與夫人都非常感動。再聽到她在舞臺上以我最喜歡的中國國粹---古琴獨奏一曲《流水》,這一刻,我內心真正地感受到了她的才華橫溢……
2015年,我帶領印尼書畫家一行十余人到杭州參加世界榜書聯合會的常務理事大會,聽說聶暉女士正在中國美術學院,于是借道去參觀中國傳統書畫的最高學府。聶暉女士帶領我們參觀了校園,給我們介紹了中國美院的教學體制,傳統理念和發展趨勢。特別是一路給我們介紹中國書、畫、儒、釋、道等文化,讓我們一行人聽得十分受用,不禁感嘆其學識之豐富、貫通!
為弘揚與傳承華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發展,我與我國書畫界領導胡素丹女士一起商議,發出邀請,請聶暉女士到印尼舉辦個展與講座。由印尼書法家協會與印尼書畫學院、東盟-中國書畫家聯合總會及文遠書畫苑聯合舉辦今年度首次有關中國國粹的學術性詩書畫印的活動,并邀請聶暉女士于慈育大學作“漢字之美”的講座。
2016年5月“漢字之美”聶暉詩書畫印展在我國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好評如潮。印尼數家報媒20余次大版面追蹤報道……20余社會團體、各界名流送花牌、賀牌或登報祝賀,展覽現場人潮如織,無數人舉起相機,拍攝記錄才女聶暉根植傳統、形式新穎、貫穿中國漢字成長之路的75幅詩、書、畫、印作品……謝飛東、聶暉主講的“古琴清賞會”、“讀字識中國”、“書法五法”、“拓片藝術”四場講座引人入勝……七旬老人席地而坐抄寫其3000多字的漢字學論文……本次活動還促成了熊氏集團與印尼福建社團聯誼總會出資100萬元(人民幣)于2018年舉辦世界性書法交流比賽……
聶暉的書法作品涉及從甲骨文到帛書、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漢字成長主要書體。其中既有對傳統經典作品的臨摹,又有她與書法家、文化學者謝飛東先生共同完成的創作作品,更有對中國文化核心的線索性展現。如體現中國天地人宇宙觀的甲骨文詮釋、體現中國哲學觀的八卦、五行、四相等的組合創作,文字解讀。還有漢磚、銅鏡拓片跋款詮釋。本次展出的畫作亦是中國傳統精神的體現和漢字之美的詮釋。如體現人們以動物身形領悟書法的典故《羲之愛鵝圖》、體現人們從舞蹈中領悟草書章法節奏的《公孫大娘舞劍圖》等。以工筆寫實方式創作的工筆人物、觀音、花鳥;以水墨寫意方式創作的山水與花鳥,繼承了中國畫的兩大傳統創作方式,是中國筆墨精神的體現,亦是中國畫意境美的綜合展現……
5月15日,謝飛東、聶暉還作了“拓片藝術”講座及現場體驗活動。書法同道們認真學習并親自制作了漢磚、銅鏡拓片,題跋創作為一幅幅書法作品。她們拿起自己的作品激動地與聶暉、謝飛東兩位老師拍攝“畢業照”。我的夫人也樂在其中,到現在還經常拓拓片自娛。印尼國際日報稱:“這是印尼首次全面性琴詩書畫的學術講座,是國粹的集中展示,影響深遠。”十幾年來,作為書畫策展人,我感到的不僅僅是展會成功帶來的高興,更感到為我國書畫界作了一件有意義的好事而喜悅!
東盟——中國書畫家聯合總會主席、海外華人書法家協會(印尼總會)主席 阮淵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