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香港荷花雜志、文筆軒2008年.3第27期
2007年11月18日,北京的出動雖然寒冷,卻洋溢在喜迎奧運的祥和氣氛里,仿佛“妮妮”正在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放著“祝您好運”的美好祝福。
當我們從香山“中國散文論壇”頒獎會返回北京市的途中時,感覺告訴我們:盛譽京華的養生書法名家劉俊京工作地點就在此處,我們應該去拜望他并撰文專訪,讓我們的《荷花》雜志也增光添彩。
養生書法名家劉俊京,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楹聯書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畫藝術院副院長。
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其作品獲中國文聯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并在中國書協舉辦的第八屆國展、第九屆國展、第四屆正書展、十五屆中日自作詩書展、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書法展、“冼夫人杯”書法展、“梁披云杯”書法展中入圍、入展;并在中國書協主辦的“杏花村汾酒杯”電視大賽獲銀獎,在“三晉杯”公務員書法大賽獲銅獎,首屆自傳楹聯書法大賽銀獎,“情系奧運”書法大賽獲銀獎;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復圣杯”,“高桓杯”,“羲之杯”,“皖北煤電杯”大賽中獲優秀獎。同時在北京“雙鶴E.C杯”電視大獎賽獲一等獎,并獲北京市第三屆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獎及北京市文聯文藝作品最高京華書壇十佳中青年書法家獎等。是發作品及事跡先后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等多家權威媒體發表和報道,并被毛主席紀念堂,國務院管理局,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市青年宮等多家機構及海內外廣泛收藏。
劉俊京先生的養生書法不僅如此,他的書品也讓人欽佩,他的養生書法宗旨是,通過書法能夠心里治療,通過他的養生書法藝術,病人的心情會豁然開朗,有了“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感受。或許,這就是養生書法的奧妙。我們認為,無論你是“養生書法”的創作者,欣賞著,還是收藏者,通過“養生書法”這個特定的媒介,人們既能欣賞藝術、陶冶性靈,又可以從中領悟和探尋自我保健之道,達到強身延年之效。正如書畫家嚴學章曾在一幅題畫中一段的話語,雖有些調侃意味,但卻耐人尋味:“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興,高興不如高壽?!边@種“三高”現象,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人們的共同心愿:但愿人長久,更何況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劉俊京先生的養生書法,其內容的創作是往往賦予了書法本身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審美意蘊。劉俊京是近年來書壇涌現出來的中青年實力派書法作家,且頻頻在全國各類書法展賽中獲獎。近見劉俊京玩起了“養生書法”,他將書法內容的創作拓展到了中國養生文化,因而他筆下的“養生書法”,別有意趣,其中內容有出自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也有自撰詩聯佳句,少則三言兩語,多則百數字,使觀眾在得到書法雅美熏陶的同時,還可以領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中醫、道家、佛家等養生方面的知識。中醫和書法屬中國國粹,講養生知識和書法藝術結合起來,是他今年潛心探索書法創作的一個有益嘗試,這事一條目前很少有人研究的一塊藝術領域,日前,他為筆者出示了他創作的多幅新作,讓我嗯眼睛為之一亮。
劉俊京走上這條路并不是偶然的,他自幼喜好書畫,畢業后走上醫務崗位,他學習刻苦,擅岐黃之術,從醫治病。平時開出的每一個處方,都非常嚴謹,一絲不茍,而呈現出來的是一幅精美的書法手札,給人以藝術的享受,以至常常使病人拿著處方后反復端詳,視為掌中“心愛之物”。后來從事企業工作,繁忙的工作和應酬并沒有使他放棄對中醫的愛好和書法的追求。近幾年來,在夜深人靜之時,他翻閱養生文化典籍,或展閱古代碑帖,或揮毫臨池,筆耕不輟,樂此不疲。由于他擔負著多種社會職務,接觸和往來的各界人士也多,因此不斷有人找他診脈,不管是領導、朋友、同事,還是熟人推薦來的人,他從不推卸或曹操應付,都是認真對待。反了解他的人,都會被他做人的真誠、樸實和對藝術的執著不懈的精神所感動。應該說,劉俊京在京城文藝界有口皆碑。因此,我們對其事跡總會不斷有所見聞,如今我們看到他用自己所學之中醫和書法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通過書法藝術語言來表現養生文化內涵的新路徑;經過多年不懈的探索,劉俊京以創作出了不少“養生書法”佳作。
劉俊京先生用書法演繹養生。自古“書以載道”。他的養生書法其價值很高,值得推崇,還可以在書法道路上獨辟蹊徑,讓人領悟很多人生哲理,劉俊京先生先做人,后做事的說法讓我們口服心服。勿怪乎,他成了北京書法界的獲獎專業戶,并獲得了德藝雙馨獎,用劉俊京先生的話說:“書法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養生書法是超常規的發展,我既然熱愛,就要潛心地鉆研下去!”
劉俊京先生的話說的有聲有色,我們多者為養生書法家頗有好感。明朝皇帝在北京建了紫禁城,清朝皇帝一代又一代在這里興旺,今天,炎黃子孫在黨的領導下又開始了新的里程,所以有了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相信劉俊京先生的養生書法也會在京華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鑄造輝煌。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通俗文藝家研究會常務理事、荷花文藝社社長兼總編輯。著有《劉浩歌鄉土文學選》、《我從微山湖來》等長中短篇作品集23部、計640萬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