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源于生活,水彩畫寫生與創作更是在自然空間中與其對話,感悟不同時節的感受,用心去表現她,訴說其豐富的情感世界。“外師造化,中得心緣”,學習、捕捉稍縱即逝不可能復原的自然景觀及其留在我們心中的真切動人影像,是許多畫家追求的目標,段淵古正是這樣一位辛勤的耕耘者,他在用真情訴說著自然。
段淵古20世紀80年代末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開始一起外出寫生,秦嶺山上的平禾梁、火地塘林場、關山牧場......白天我們觀景寫生,晚上評畫聊天,談古論今,回想起來是很有意義的,可以說我們既是師生又是朋友。他是一個吃苦耐勞、勤于鉆研,很有意思的年輕人,為人低調,做事沉穩認真、對人真誠、善良,對水彩畫的熱愛和鉆研更是執著,多年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一直堅持水彩畫的寫生與創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在大學時期系統的學習過中國畫,現在在水彩畫的創作中把國畫的一些筆法、章法和水彩畫的技法緊密結合起來,很有感覺,使畫面有血有肉,豐富生動而有韻味,同時也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是一位很有潛力的畫家,我希望他在今后的藝術生涯中更上一層樓,有更大的發展。
任何事情只要勤奮的去鉆研和經營終會有結果。我也期望更多的年輕畫家勤于動手,養成在自然環境里現場寫生作畫的良好習慣,珍惜一切可以利用的零星時機和機遇,緊抓旅行途中的即興感悟,現場小幅水彩風景寫生或速寫,記錄變化中的光影、色調,記錄我們生活中男的觀察到的自然美景和創作激情。人生數十年如能將日常生活中無意間丟失的零星時間盡力珍惜利用,積累創作素材,天長日久一定會有豐厚的、愉快的收獲。深入自然環境,現場對景寫生作畫,是師法自然,是學習風景畫創作的最佳課堂。無限豐富的自然場景處在每時每刻的光照變化之中,在前程的學藝者面前,自然中的一切總是新鮮的、美好的。在誠懇細心的畫家眼中,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樹林、河流、藍天......學無止境,會看我們掌握的繪畫技法與客觀世界相比,實在太少、太貧乏。只有不斷地學習自然、了解自然,我們的藝術才會有不斷的發展和成長。我衷心的希望有更多的年輕畫家和更多的優秀水彩畫作品出現。
梁文亮
2014年5月10日
梁文亮簡介:原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現年85歲,全國著名水彩畫家、首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水彩畫展的畫家,至今中國美術館收藏其個人作品15幅,也是陜西省水彩畫開拓者,德高望重藝術彩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