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曉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時尚,陽光,明麗,純凈,與人對話的時候,她總是笑望著對方,一臉的熱誠和謙恭。她自號“段公子”,可能以為自身還有些男孩子的率性抑或東北人的豪爽吧。但當我看到她的山水小品和那些涌自心泉的文字之后,表象的誤判,使我深感自責,她和她的作品,遠沒有那么簡單。于是,時尚與古意,明凈與幽婉,華麗與平易,這些反差極大的詞匯,看似矛盾,卻水乳般地融合在一起。
春曉是時尚的,不單是自身行頭,房舍裝修,還表現在她“言為心聲”的奇思異趣上。也難怪,她是美術專業科班出身,又主攻西畫,在習練其技法的同時,也接受了西方一些所謂的超前理念和思維方式,這既有指向真理的,也有玄幻的“光怪陸離”的。這些都不可能不在春曉身上留下痕跡。但春曉更是古典的,因為她的根在東方,她骨子里崇尚著中國傳統文化。她熱愛并臨習創作著國畫山水小品,這就使得她的詩作充滿畫面感,而這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最好注解。其開篇之作《筆墨江湖》云:“墨色繞臂彎,皴皴點點,一紙對青天。擦擦染染,手指撥亂弦。瑟瑟空空,巍峨之巔,獨為一人俯覽,豈容他人窺探。十面埋伏卿自彈,杯盞縈火甚歡顏。輕舞云袖,略施濃淡,疊疊巒巒。山上觀明月,松下誦經典。揮毫云霧山,臥聽水潺潺。夜半銀墻照碧影,竹林深處有人煙。”此作,山水人物,入目侵懷,意趣幽然,歷歷乎如臨其境。
春曉是純凈明朗的,就像一彎碧溪,清澈見底。她的言談,她的舉止,都以歡笑為背景,似乎永遠洋溢著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積極向上的力量,《佳人》《嬌蘭》等便是這樣的明快之作。按說與我們的第一認知相對應的,應該大量是這類作品。其實不然,剛屆而立之年的她,其大部分作品透出的是沉郁和蒼涼。這源于她人生的遭際——心靈受傷,情感受挫,她要抒發,她要宣泄,企望以此獲得療救和慰藉。愁凝娥眉,淚飛雙鬢,離愁別緒,孤獨哀傷,于書中隨處可見。那真是“幾尺紅箋,傷透紙背無人看。茶色如酒無心眠,一盞盞,迷了淚眼?!保ā毒昭坎琛罚┢洹垛帧吩疲骸耙寥思t妝,獨坐西窗,托腮凝望鬢微霜。玉臂纖纖,微撥燭紅,燈影搖搖酒花濃。茶難醉,酒消醒,三千青絲落泥中。如此了了,了了清清,一串菩提伴清風,半部金經了此生?!边@種在極端心境下生成的極端情緒,充滿了無奈和絕望。似此等自況味極濃的篇什和詞句,舉目皆是。這源自作者情感的豐饒和細膩,情絲越纖細,觸覺就越靈敏,就更容易放大一切。笑點低的人,是因為放大了歡樂的情緒;多愁善感的人,是因為放大了幽怨的情緒。當然,作品中也有一些抒發社會人生大悲慨的——“把盞西江月,筆點墨香,多少悲歡,遺落在江湖上?!钡嗟?,還是一己之情的宣泄和抒發。閱讀中,我們一直沉浸在一種凄美的感覺里,不能自拔。
春曉的表達,是華美的,也是平易的。閱讀春曉的作品,就好像在閱讀宋詞元曲。這些句子,或長或短,錯落有致,充滿節奏感,洋溢著韻律美。一百余件作品,她沒有選用宋詞元曲所固有的詞牌和曲牌,而是根據作品自主提煉,或干脆就從作品中拿出幾個字,當了標題。其實,大多傳承下來的詞牌和曲牌,也都是這樣形成的。春曉全新的創制,因為排除了先前固有的模式,而獲得了表達的自由和暢達。譬如《秋夜微寒》:“星灼灼,月似盤,秋夜微微寒,顫顫。尋步履,覓長衫,尺素染松煙,點點。持筆桿,潤毫端,化作一池云煙,淡淡。墨入骨,景兩難,茅廬立孤雁,散散。一紙江湖亦如是,何以飾華年?!边@是洞簫幽幽低吟的旋律,這是月色朦朧中的山水畫卷。一種事物,一種情狀,一種意境,在精巧的對舉中,在豐饒的藻飾而又平易的傳達中,作了最詩意的呈現。使情與景的融合,達到了天然無痕的境界。閱讀春曉的作品,很容易地就讓我們想起了李易安和她的《漱玉集》,以及她在作品中創設的情景和傳達的意緒。春曉在《一縷煙》中寫道:“茶煙曼妙迷人眼,一池蓮花霧生香。浮生若夢,何處話短長。恨若春夢催人醒,睡眼半閉續夢長。云煙過眼,細風拂殘陽。檀香化作一壺云,煮茶品梅琉璃光。紅燭清淚,人之將散,畏茶涼?!笔欠裼幸装簿邮康囊馕赌兀?
春曉的這部作品,是其人生之殤的記錄,也是她與昨天告別之作。在今后的日子里,青春靚麗的春曉,其人生一定會光輝燦爛、精彩紛呈。為與春曉共勉,仿其作,戲為順口溜一則:“冬日寒冷春日暖,四季交替序不亂。賞春花,沐夏雨,秋菊冬梅隨處看。明月下,舉杯盞,情意牽。雙影互動蝶伴舞,比蜜甜;離愁萬里作孤雁,苦不堪。人生諸事要看淡,一切坎坷是歷練。來風雨,就承受,給陽光,就燦爛。年方而立前程錦,明天喜看公子段?!?
哈哈,就到這兒吧。
2019年1月26日于菏澤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