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13:18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要觀點。
由北京榮寶齋畫院主辦,上海朵云軒、歐幾里德(上海)貿易公司承辦的“疏證六法——馬嘯天畫展”將于12月15日在上海朵云軒美術館開幕。該畫展旨在以傳統技法展現國畫風貌,體現當代書畫家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不懈努力和進取精神。
此次展覽展示了北京畫家馬嘯天自其弱冠以來求學問道的成長經歷,觀眾也可以從其展覽的作品中感悟到遵循和繼承中國傳統繪畫理念的直接感受和其幾十年如一日砥礪求索的艱辛歷程。畫展中所呈現的作品,在技法上涵蓋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工筆、寫意、潑彩、潑墨等多種風格,在題材上覆蓋了山水、人物、花鳥等三個大類的相關作品,突出了中國傳統繪畫史學中的“謝赫六法”在今天仍可作為法寶傳承的理念,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交流性。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薛永年先生為其畫冊題寫書名。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畫壇領軍人物吳悅石先生為畫冊撰寫序文。書畫大家黃苗子生前為馬嘯天題寫了“文采風華”的主題詞。著名書畫鑒定家、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往事丹青》一書的作者陳巖先生也專門為這次畫展撰寫了文章。
馬嘯天,1962年生,北京人。當代國畫家、榮寶齋顧問、藝術資產管理規劃師、中華文化促進會會員。師從著名國畫家吳悅石,受文物鑒定專家陳巖推薦,長期與黃苗子、郁風、黃永玉等先生求學問教,長于繪事,窮極傳統,問學諸家,力倡“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堅持“以詩魂、書骨、畫能滋養書卷之氣”的美學原則,推崇傳統書卷氣風格。不久前,其代表作《山居圖》入選北京榮寶齋主辦的“江山如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展,與其恩師吳悅石、師公董壽平三代人作品同展于一堂。
馬嘯天認為,“文人畫”也應該是傳統的中國繪畫之一,一味縱肆、野逸是一種“殘缺的傳統觀”,背離了傳統中國繪畫的成長之路。王國維有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因此,為畫者“我自為我”的追求應該進入“無矯揉妝束之態”和“必豁人目”的“情”“景”“境”三界。馬嘯天在堅守“謝赫六法”的同時,更主張以孔夫子提出的“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作為“君子畫人”的精神規范。
(責編:魯婧、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