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志的《長城萬里圖》(1993年1月《走向世界》雜志)
作者:汲平2012-05-25 16:43:40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喬良 姜凡振
八十年代末,在中國“世界之最”的記錄簿上,又增加了一項新的創舉:《長城萬里圖》。作品長633.6米,高2米,由660個主軸組成,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一件中國畫。
由山東畫家李宏志創作的《長城萬里圖》,從問世至今,曾在北京、濟南、鄭州、廣州等地展覽,引起轟動。
人們無法想象,這有宏幅巨制竟會出自一位即便是身著西裝,依然樸實敦厚、老成持重如同太行山山民模樣的中年漢子之手。李宏志憑著巖石般的堅毅和倔強,沿萬里長城徒步跋涉4個月,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行進3500多公里,連續作畫3年,每天工作14到16個小時,把日日夜夜魂縈夢繞的長城夢,變成了現實。
對于中國,或對于世界,長城早已不再是一道屏障,而幾乎成了一種純粹的象征。李宏志認為最重要的是以“世界之最”的規模,呈現“世界之最”的雄姿,這就夠了。剩下的,留給所有的黑眼珠、黃眼珠、藍眼珠們去看,去想,去評判。
《長城萬里圖》是一幅有大氣魄、史詩品格的力作。當置身作品之前,就會被一股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不論其氣韻追求、構圖布局、還是筆墨、線、色的運用,都有獨到之處。
李宏志以鳥瞰式陳設布勢,在散點透視的運用上,相對突破了空間的限制,自由地表現自然形體和空間。并有意讓黃河占去大量篇幅,使黃河和大山如兩條巨蟒扭纏在一起,裹著長城蠕動。動靜對比,虛實相聲;錯落有致,跌宕起伏;渾厚的筆墨,恢弘的氣勢,顯示出他獨特的藝術素質。
在長達633.6米的巨畫面前,或佇步,或移動,或近瞧,或遠看,都使人感受到了一種氣的震動、熱的搖撼。從痛飲狂潮的老龍頭開始,經山海關、居庸關,越八達嶺、金山嶺,過喜峰口、古北口,入黃土高原,穿大漠戈壁,出嘉峪關,跳玉門關,直抵敦煌莫高窟......一路來墩臺翹矗、峰巒雄渾、梯田層疊、阡陌縱橫、井架林立、車水馬龍,春風秋雨、夏日冬雪、淡靄濃霧、晨露夕照,濃縮進人們的眼底,攝動起人們的心魄,而這僅僅是畫面。在畫的上端,是用真草隸篆多種字體,以歷史典故、民間傳說、邊塞詩詞等為內容的洋洋數萬言的通欄長題。再加上嵌于畫邊畫角的150余方朱紅地名印,全畫猶如展讀華夏民族的一部千年長史。
古代,我們有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今天,因為李宏志的不懈努力,我們又有了《長城萬里圖》,《清明上河圖》才幾丈長,而《長城萬里圖》有600多米長。這是李宏志的光榮,也是這一代人的光榮,更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
1993年1月《走向世界》雜志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