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擁有悠久的傳統,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具有體系性意義的特色。中國繪畫傳統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乃是人與自然的融合,藝術家在表現自然物象的同時,更加注重表達自己的心靈世界,通過作品營造自己的精神家園。
何瑋明是一位立足于傳統的變革與創新的當代藝術家,在中國繪畫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進程中,他深知保持中國畫傳統精神的重要性。像中國傳統對藝術家的要求那樣,他具有全面的藝術修養,在書法和繪畫上都深入研究經典,在山水畫領域尤其深刻領會并堅守著中國繪畫的根本觀念。在物質世界急劇膨脹的今天,他特別難能可貴地保持了一份寧靜的心理,以遠離世俗的心態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中,在走向自然的同時不斷向內心走去。他的藝術在中國藝術界是一個獨特的現象。
何瑋明的作品充滿著理想的色彩,他用非常單純的水墨語言營造了空曠和寧靜的山水空間,那是一方如同未被俗塵干擾和污染的伊甸園,以黑、白、灰組成的空間結構與其說是自然山水的寫照,不如說是他心靈世界的呈現。他用中國的毛筆以書寫的方式畫出山峰和樹木,在含蓄的線條中隱藏了內在的力量,他也用不同層次的墨色渲染出空間的層次感,使畫面充滿著靈動的氣韻和清新的空氣,而錯落浮現于山水之間的人物,更像是走進自然的夢游者,在超現實的情境中,與自然對話,也與自我對話。這種風格在本質上繼承了中國山水畫的傳統,但更加凸顯出一位當代藝術家的個性。
在斯特拉斯堡“新教堂”舉辦何瑋明的展覽,可以說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項目。斯特拉斯堡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城市,在那里舉辦的許多藝術活動成為國際藝術交流的舞臺,也構成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超時空的聯接。何瑋明根據“新教堂”的場地專門創作了題為《深山之間》的系列作品,在這個系列中,他采用了條屏組合的形式,展開寬闊的畫面空間。這種條屏形式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形式,它使每個畫面有自己獨立的視域,又連接成延展的視野,暗示著自然風景的延綿不斷。同樣,這組新作體現了何瑋明一貫的觀念,在畫面上營造的是一個心靈的世界。在作品中,山巒與樹木構成了單純而靜謐的意境,既呈現出幽遠的空間感,又表現出迷宮般的神秘性,而畫中的女性在深山之中忽遠忽近的出沒,如是悠然的漫步,又似精神的漂游,像電影中同一人物形象在畫面上的疊印和褪隱,增加了敘事的時間性,展開了人物心理的活動。在這里。畫中的女性成為畫家情感與意緒的符號,與自然風景融合為一體,傳達出對生命的贊美。
置身在何瑋明的作品面前,似乎可以聽見“新教堂”唱詩的音響,那種純粹的聲音回響在古典建筑的上空,喚起人們對神圣境界的向往,現在,這種聲音從何瑋明的作品中浮現出來,把人們的感覺帶到大自然的深處——這是東西方藝術一次奇妙的邂逅……
——范迪安,北京,中國美術館館長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