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何瑋明1963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龍海市,畢業于福建省師范大學美術系,現居北京、職業藝術家。在北京西岸當代藝術俱樂部、中央美術學院畫廊、美國紐約后世紀中國畫廊均辦過展覽。2009年曾獲得法國AISOAC國家協會頒發的“國際杰出藝術家成就獎”,2012年3月8日榮獲“歐洲·中國,國際紙藝術競賽邀請展”金獎。
近
期,因在水墨人物題材創作上獨樹一幟而聞名的閩籍現代藝術家——何瑋明在泉州萬維生藝術館舉辦了名為《山水清音》的水墨山水作品展,其恬淡的筆觸和極具古意的畫風,讓觀者著實領略了“老東西”里的“新意。
□黃溦 文/圖
一千多年前的一個春日,黃庭堅創作出傳世名作《花氣薰人帖》:“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即便只是一副書法小品,卻因作者靈動翻飛的思緒和臻于至境的書法造詣而顯得如此雋永,至今具有直抵人心的魅力。觀此次展出的《山水清音》作品,讓人不禁感覺雖然一個工于書法,一個善于畫作,何瑋明卻不失為黃庭堅的一位遠年知音。
身在喧囂的藝術圈,何瑋明多年來卻一直以靜謐、恬淡、清新且悠遠的畫風為人熟知,即便在他刻畫男女間隱秘情事的水墨人物代表作《今日秘戲》系列當中,畫風卻也是蕭條疏淡,仿佛一個靜定的旁觀者,絲毫不為激情所動,只是平靜地“如是我聞”。
與黃庭堅相似的是,何瑋明也愛鉆研佛理。他自大學畢業不久,就開始接觸佛法,并“曾在寺院中待過四個多月”。他曾說“佛法的熏陶讓我的心理世界早早成熟起來”,因此極早便形成一種頗具禪意的畫風。但他也強調,即便如今他已接近“知天命”之年,“心態,尤其是創作的心態卻依然年輕”,這也正好能解釋為何他的作品中不乏《今日秘戲》這樣題材前衛、意識大膽超前的作品。
雖然學界曾流傳過“水墨人物這種題材已經在上個世紀有了極大的發展,因此再難有大的突破”的說法,但何瑋明堅信當代水墨人物畫還有很多可能突破的空間,“縱觀當代水墨,多是在形式語言上的探索,然而精神層面卻很蒼白。藝術是要傳達心靈的,精神永遠是第一位,也永遠是無窮盡的領域。而技法這種形式語言的探索終究有黔驢技窮的時候”。而他自己也以實際創作將水墨這樣一個古老的繪畫技法用于展現男女情事這樣一個現代、開放的話題,且絲毫并沒有流于低俗,而是開創了一種讓人不禁透過平靜畫面去探尋人物內心暗涌的繪畫新境界,也著實被視為“現代水墨創作的一大創新”。
然而,就在藝術界期待著何瑋明繼續帶來更多水墨人物新作之際,他卻帶來一系列古意十足的水墨山水作品舉辦此次的《山水清音》個展。對于外界的訝異,何瑋明卻很淡定:“雖然同為水墨,但當代人物和傳統山水畫確屬不同領域,也許這幾年大家都在關注我的水墨人物創作,但我自身對傳統繪畫和書法的喜好從沒間斷過。我的這組水墨,希望能證明:當代藝術畫家也能把傳統水墨畫得很地道。”從此次展覽不難看出,畫家的傳統水墨功底可謂老到,不僅筆法上濃淡相宜,且在氣韻上頗得古代文人畫的真傳,遠山、林海、孤帆、人獨行,清寂不失禪意,萬山俱靜,方顯出清音激越。讓觀者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黃庭堅所處的那個春日,薰人的花氣,詩思的騷動,更顯出禪思的遼遠,人到中年的五味雜陳,欲說還休。
此次展覽的作品幾乎都是何瑋明近兩年創作的新作,由于對于傳統山水題材的敬畏,何瑋明在創作上對自己十分苛刻,展出的也都是精挑細選之作。因為他認為:“一個畫家要浪費很多紙張,一輩子可能就出一兩張好畫,好比一個作曲家,可能也就一兩段旋律,能夠扣人心弦。不求多,但求無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