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3-4-7 11:01:20 作者:藝術國際 來源: 藝術國際
被譽為藝術界最高盛典的“雙年展之母”——威尼斯雙年展,繼中國藝術家國家館和平行展論戰之后,上周微博又爆料威尼斯肯尼亞館中國藝術家參展名單,剎那間討論聲一片,有人戲稱——威尼斯中國之夜。那么中國藝術家如何獲得肯尼亞國家館的邀請?威尼斯雙年展各個國家館的管理究竟有多少種機制?
首先,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總策展人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將主題定為“百科殿堂”(The Encyclopedic Palace),以探尋“想象力的馳騁空間”。吉奧尼說:“模糊專業藝術家與非專業藝術家、局內人與局外人的界線,雙年展將著重呈現圖像人類學研究”。盡管他選擇的藝術家主要以歐、美為主,但是,從學術上看,主題的開放性為本屆雙年展多元參展的模式和更多非主流國家的藝術家參展提供了空間。
其次,“主題展”和“國家館”是威尼斯雙年展的兩大版塊,區別于外圍展和平行展,國家館最初是以國家為單位選送藝術家參展,這一規則在十幾年前被打破,出于管理上的便利,許多中小國家在威尼斯的國家館都直接委托了雙年展委員會或者其中的某些成員來管理,而管理方又會在世界范圍內邀請他們認為是優秀的策展人,獲得雙年展委員會的資質審查之后,為這些國家館策展,由于策展人自身的立場、立意,某些國家的經濟與實力的影響,諸多的國家館早已經打破了國家的界限,可以由場館管理方和策展人選送其它國家的藝術家參展。由此看來肯尼亞館選其它國家藝術家參展便不為奇。
彌足珍貴的機會是,肯尼亞國家館策展人桑德羅·奧蘭迪作為威尼斯雙年展策展團隊的資深成員,近年來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在意大利的有力推手,并于2012年的秋天在意大利米蘭創辦了意中當代藝術雙年展,邀請了60個中國實力派藝術家參展,成為意大利的一大文化盛事和收藏界的風向標。在接手本屆肯尼亞館策展人職務時,除了邀請肯尼迪本土的杰出藝術家之外,直接以熱情和嚴厲的眼界推舉中國藝術家參展肯尼亞館。為此,桑德羅再次走訪了北京、杭州、成都等眾多藝術家聚集地,從200多個成熟的藝術家中,最終選擇了陳文令、奉正杰、范勃、何瑋明、李日韋、呂鵬、羅靈和劉可藝術小組8位藝術家。這是他作為威尼斯雙年展資深策展人對中國藝術圈的審視和認知,表達了一個老外策展人對中國藝術的欣賞視角和內在的標準。
威尼斯雙年展對中國藝術家的厚愛也許有著當代藝術發生學的意味:中國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和快速發展的時代,有著活躍而敏感的藝術氛圍和龐大的藝術家群體,有著古老的文化傳統,短短的三十年內并沒有經歷藝術史的過程但卻形成了當代藝術豐富的樣式,一切都太不尋常了,難免被世界以及國際策展人所關注。借用南藝院長鄒建平一句話,藝術教育是文化發展的水之源、木之根。中國藝術的蓬勃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中國文化的崛起,被世界關注是不是也可以說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