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1-14 19:32 責任編輯: 申罡
何瑋明從事藝術創作多年,他先后在中國、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多次參加重要展覽。9月14日,何瑋明在法國歐盟首府斯特拉斯堡市的斯特拉斯堡新教堂舉辦了大型個人藝術展——“自然的贊歌”,此次展覽是何瑋明在斯特拉斯堡市舉辦的第二次個人展。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為何瑋明畫展撰文,稱“置身在何瑋明的作品面前,似乎可以聽見新教堂唱詩的音響,那種純粹的聲音回響在古典建筑的上空,喚起人們對神圣境界的向往,現在,這種聲音從何瑋明的作品中浮現出來,把人們的感覺帶到大自然的深處——這是東西方藝術一次奇妙的邂逅……”。
曾經有人懷疑,具有濃厚中國文化特點的水墨畫作品,能否在異國他鄉,特別是在藝術水準極高的法國、在西方宗教文化濃郁的教堂中展出并被接受。何瑋明認為,中西方在感受藝術美上是有共通點的,只要把真實的感受畫出來,西方人也都能接受。在策展人高嶺眼里,所謂的共通點就是,何瑋明的作品吸收了西方藝術精髓,突破了西方焦點透視的束縛,承接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令中西方人能夠共同與畫共鳴。
斯特拉斯堡新教堂主教Rudi Popp (胡迪•刨普)說:“我沒有想到中國畫家的作品居然能和我們的教堂結合得如此完美,我感覺整座教堂同何瑋明先生的作品融為了一體……”。
何瑋明作品
何瑋明的作品使用中國傳統的宣紙,對象常常以白、灰為主,被置于廣闊的自然空間中,它們背對觀眾,面向畫中的山水、天空、森林或是小徑,這種特殊的姿勢將參觀者的視線引向畫面的深處,給人以無比寧靜與和諧的印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幾乎完全相同,都是女性,以“白衫、黑裙、短發”為主要特征。
何瑋明說,這種人物形象的簡單和單一,是特意為之,特意去掉了人物的個性,令其能夠與自然融入其中,能夠和諧地出現在畫面之中,來弱化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突出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且眾多人物的出現也可能是時間上一個重疊,是時空交疊的一種表現形式,不想拘泥于光影,微微地表達著這種準宗教的文化情懷。
文章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