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3-08-07 11:33:48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wǎng)
中國美術家網(wǎng)--讓藝術體現(xiàn)價值
9月14日,以河西風情為主要體裁的著名國畫大家---甘肅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曉銀, 攜弟子康峰專程來到中國老子書畫院,為老子書畫院現(xiàn)場作畫, 并精心創(chuàng)作岀 “紅沙棘”、“戈壁六月”等三幅作品, 并無償捐贈給中國老子書畫院。王曉銀1965年出生于甘肅山丹,1986年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國畫專業(yè),師承巨潮、張階平、楊國光、李葆竹、魏自強等。現(xiàn)為甘肅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金昌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甘肅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等。王曉銀的國畫以河西風情而聞名,他的作品無一不透出對腳下那塊黃土地的摯愛情懷。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北人,王曉銀的畫筆下流淌著西北漢子特有的豪邁,裕固風情就是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甘肅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盡管沒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 但在王曉銀的筆下,身著裕固族特有服飾的端莊美麗的婦女、憨厚的漢子等,這一切的-切,都被畫家以其特有的藝術語言表現(xiàn)了出來。細品王曉銀先生畫筆下的人物,無一不帶有游牧民族特有的粗獷,但這粗獷中又透著細膩,細膩中蘊含著這個富有悲壯歷史色彩的少數(shù)民族對于美好生活生生不息的追求。王曉銀筆下的駱駝尤其如此。駱駝是裕固族的主要蓄力之一,也是王曉銀最喜畫的題材。高大、健碩的駱駝,千姿百態(tài),或獨自出現(xiàn),或和人物同時出現(xiàn)。這駱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畫家心中的一種象征:千百年來,駱駝陪伴著裕固族人繁衍生息,和這里的人們相依相伴,駱駝身上體現(xiàn)的精神和無與倫比的意志力正是裕固族人所有的。事實上,這種精神和意志又何嘗不是王曉銀苦苦的追求的呢?!縱觀王曉銀的作品,在題材上,他立足西部地域特色,以飽滿的熱情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以敏銳的觀察力充實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在藝術上,他繼承傳統(tǒng)而又不墨守傳統(tǒng),構成形式上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對河西的少數(shù)民族,尤其是甘肅獨有的少數(shù)民族——裕固族,更是傾注了少有的熱忱。他的裕固風情畫工寫結合,粗中有細,在淡化線條中深化意境,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時又凸現(xiàn)人物特征。在他的筆下,牧人的純樸剽悍,駱駝的俏皮可愛,無不形神畢肖,縱使一只牧羊犬,也憨態(tài)可掬,讓人油然而生親近之感。畫家人性化的筆觸難能可貴,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為我們再現(xiàn)河西父老鄉(xiāng)親生命的執(zhí)著與頑強。王曉銀是一位個性鮮明的畫家。經(jīng)過多年不斷的藝術探索和磨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 他工寫兼擅,工筆細而不膩,寫意簡潔洗練,工寫相映,相得益彰。用業(yè)內(nèi)評論家的話說,王曉銀的作品集激情與睿智為一體,深邃雋永,獨具魅力,其愚意或清純?yōu)⒚摚蛩贾嘛h渺,或孤傲清高,或溫馨柔潤。那種不加雕琢的自然天趣,使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畫家在大自然中獨特的心靈體驗以及畫家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和詮釋。也體現(xiàn)了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底和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可以說,王曉銀的畫既注重傳統(tǒng),又堅持創(chuàng)新,繪畫對于他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生命方式。幾十年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傾注筆端,借以表達人生歷程的復雜感受,同時也表達岀畫家恃有的追求和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當然,畫家的內(nèi)在情愫,借助筆下的風土人情, 也得到充分的釋放和渲泄。或許,這正是王曉銀作品得到社會廣為關注的原因之所在。學者岀身的中國老子文化發(fā)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蘇清杰教授對記者說: 王曉銀是國內(nèi)惟一一個以裕固族為主要創(chuàng)作對家的國畫大家,他的作品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國畫底蘊,不僅有傳承, 更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他的作品不但蘊涵著無窮的魅力,而且彰顯出少有的風骨和神韻。同時也成了裕固族從河西走向全國, 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在適當?shù)臅r候,中國老子書畫院可以和金昌市委、市政府共同攜起手來, 通過王曉銀手中的畫筆, 把裕固族這張名片打造得更加亮麗。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