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1-06-02 17:17:55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集會,追思紀念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中國美術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當代杰出的漫畫家、美術活動家華君武先生,表達我們對他的莊重緬懷和深切悼念。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文聯,對華君武先生為建設新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取得的卓越藝術成就、崇高的道德風范以及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戰斗精神,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時向華君武先生的親屬表示親切的慰問!
華君武先生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理想、服務民族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美術事業的一生,是集革命戰斗、藝術創造、文化建設與管理于一身的勛勞卓著的一生。他1915年4月2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從少年時代起就熱愛美術,積極追求進步,參加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群眾愛國運動,并嘗試以漫畫這種藝術形式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舊中國的黑暗以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暴行。1933年赴上海求學,得到了前輩師長林語堂、豐子愷以及漫畫家魯少飛、葉淺予等人的傳授熏陶,開始了他啟蒙期的漫畫創作,創作了《抗日種子的播種者》等一批進步的漫畫作品。在《大眾哲學》、《西行漫記》等革命書籍的影響下,1938年8月,華君武先生奔赴延安,入陜北公學學習,后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研究生、助教、教員、美術研究室副主任、美術部黨支部書記,他以藝術這種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最有力的武器,積極開展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文藝領域里的工作,并于194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創作的《知識分子》等漫畫得到毛澤東同志的表揚。1942年2月,他與張諤、蔡若虹舉辦三人諷刺漫畫展,在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報刊大量報道,受到毛澤東同志的關注和接見,之后,他參加了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在毛主席“5·23”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他和廣大文藝工作者一道,走上了文藝與工農兵相結合、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民族化大眾化的創作道路,并為《解放日報》創作了《誘降》、《豐收》等大量抗日救亡、反對國民黨當局制造反共磨擦的漫畫作品。抗日戰爭勝利后,他赴東北任《東北日報》記者,針對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陰謀,創作了揭露蔣介石假和談、真備戰嘴臉的漫畫《磨好刀再殺》,這幅作品成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傳世之作,在中國漫畫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他創作的大量漫畫,真實反映了人民解放戰爭的歷史進程,深為廣大軍民喜聞樂見。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任《人民日報》美術組組長、文藝部主任,1953年任中國美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并主持協會工作。1976年任中國《美術》月刊主編。1977年至1978年任文化部藝術局負責人。1980年后,任中國美協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副主席、顧問,中國文聯委員、書記處書記等職。他長期從事新中國美術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廣泛聯系一大批名家大師,熱情扶持版畫、年畫、國畫等許多畫種。作為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積極參政議政,為我國美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君武先生從藝近80年的歲月里,為我們留下一大批緊扣時代脈搏、構思幽默機智,風格獨特、深入淺出,富于哲理性、戰斗性的漫畫,這些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俱佳的主旋律作品,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都曾發揮了巨大的宣傳鼓動作用,收到了發人深思、喚起民眾、振聾發聵、針砭時弊、揚善懲惡的藝術效果,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民生幸福而不懈奮斗。并且通過努力學習、勤奮創作,從而新作泉涌、佳構疊出,成為我國漫畫藝術領域的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作為一名美術家從事漫畫藝術創作的同時,華君武先生還是一名出色的社會活動家和杰出的文藝工作組織者。1953—1963年華君武同志擔任中國美協秘書長期間,中國美協會員由104人增加至近千人,分會由6個增加至近30個。為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發展美術隊伍、培養新生力量,提倡新的精神品質和生活氣象,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貢獻巨大?!拔母铩苯Y束后,華君武同志根據當時的現實情況和條件,積極開展組織工作,和美術家一道,迅速著手建立中國美協日常工作班子,總結30年美術工作得失,成立《美術》雜志編委會,建立專業美術隊伍,狠抓青年美術創作,幫助邊遠兄弟民族地區開展美術活動,籌辦展覽活動和對外交流,籌建美術基金會,加強美術普及和群眾美術創作。并適時組織成立中國美協各專業藝術委員會,對美術創作和評論的繁榮發展,促進出作品、出人才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華君武同志的藝術成就和為美術事業做出的貢獻,成為當代中國的美術歷史一部分被記載進去。今天,我們追憶、紀念華君武先生,就要像他那樣認真執行黨的文藝方針和政策,堅持走文藝創作的民族化大眾化道路,使文藝更好地反映時代、服務人民。
華君武先生在毛澤東文藝思想指引下,一生追求漫畫藝術的民族化大眾化,形成了新鮮活潑、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生動樣式和豐富特色。他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強調漫畫家的社會責任感,以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經常深入火熱生活和基層群眾。他的漫畫既有對敵斗爭的投槍和匕首,也有對人民內部矛盾的真誠解剖與善意勸誡,使漫畫藝術緊跟時代、貼近民生,反映民意、服務社會。他努力踏準時代的鼓點,回應時代的呼喚,為我們的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為什么人服務、怎樣服務提供了最好的現身說法,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心中裝著民眾,一切為了人民,從人民的期待和時代的需要出發,努力創作反映時代變遷、描繪人民精神圖譜的優秀文藝作品,以永葆藝術的生命力和時代性,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趨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們追憶、紀念華君武先生,就要像他那樣自覺貫徹文藝的“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文藝創作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自覺擔當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努力為時代提供新的文化創意、增添新的藝術形式。
華君武先生堅守民族優秀傳統,博采其他民族的優長,使漫畫這個歷經百年發展登上中國藝術殿堂的通俗畫種放射出奪目的光芒,成為新中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他堅持到生活中去,從生活中來,表現手法雅俗共賞、寓莊于諧。他以毛筆作漫畫,追求民族繪畫技法講求的詩書畫印的統一,作品涵蓋人間萬象、生活百態,妙趣橫生,且入木三分,又言簡意賅,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又昭示人們以真、以善、以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他多次率團在前蘇聯、東歐、日本、新加坡等地舉辦畫展,推動中國漫畫走向世界,加深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他勤于理論建樹,寫下了大量理論評論文章。華君武先生這種善于繼承、善于借鑒、大膽創新、藝無止境的精神,堪為一代藝術大家的風范,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以新視野觀察社會和人生,以新形式、新語言引領傳統漫畫藝術創新,為攀登新的藝術高峰,積極開拓動畫、動漫藝術新領域,不避寒暑冬夏地勤勉工作。
我們追憶、紀念華君武先生,就要像他那樣自覺樹立正確的文藝導向,團結帶領廣大美術工作者服務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堅持德藝雙馨,自覺踐行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
華君武先生一生矢志不移地追求先進文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文藝的價值觀。無論是早年以漫畫為武器投身波瀾壯闊的民族斗爭和人民革命,還是新中國成立后積極參與全新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組織和領導,晚年不顧年高體弱,時常關心和諧文化建設。他一生無論身處順境還是身處逆境,都能坦然處事,知偏必糾,敢于堅持原則,又能反躬自省。無論是作為普通文藝戰士還是作為文藝界領導人,都始終保持普通一兵的睿智風趣和昂揚銳氣,浩然正氣與蓬勃朝氣,幾十年如一日地追求進步、謳歌光明,為我們留下了十分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是永遠值得我們珍藏和記憶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們今天既要表達對他的追憶與敬仰,更要將其崇高風范發揚光大、薪火相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以華君武等前輩先賢為楷模,堅持德藝雙修,熱愛祖國,懷抱理想,踐行和弘揚核心價值體系,傳播先進文化,弘揚人間正氣,塑造美好心靈,風成化習、果行育德,為人民奉獻最好的精神食糧,努力以自己的作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智慧、才華和力量。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