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曰第一幅作品,題目《這不是抽象畫》,藝術作品是體驗一個人的心態的境界和一個人認識的生活態度,當代藝術作品它不象我們傳統繪畫藝術對畫的解讀,通稱藝術“看法”,什么叫理也、氣也、趣也、或常用的詞精、妙、神、逸、等等常規基本法則,有時候我們解讀起來頭暈,文字和畫聯不起來,那些理論家、評論家太不負責任。我還記得“畫學心法”的論點。畫畫境界入情,入情是把自己感情注入,只有心心理心態那一剎那間的思維和情感,藝術家呈現的作品“符號”,才會打被讀者心靈,作品才會傳播給他人,達到不同而同,不凡而不異的心境,它是一種心理學的反應,靈魂的再現圖與象。
藝術家的作品他呈現的藝術符號和心理思維,我們不能太相信藝術家表面的符號,藝術符號再現表面和被再現的藝術有可能完全不是一碼事,是另一種心靈產物,它會把你帶引另一個思維心靈空間.....
當代藝術“抽象”很多同學和朋友說:看不懂。其實沒有什么懂而不懂的說法,我和大家一樣在一些作品面前也一樣的問我自己。但我會盡量去解讀......抽象藝術我認為是直覺思維和直覺感知,象和圖是你感知而產生一種心理反應,因為藝術與心理是分不開的相結合,藝術作品更是反應人的世界觀和思維活動,也是藝術家對人生道路上的呈現,一種心理現象表示方式的方法,對意識、記憶、想象、情緒、社會、心理現象思想之流的意識流呈現方式的表現。
我偶然看到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的講課大綱關于中國畫一段字“2O世紀兩大高峰黃賓虹、齊白石是超過前人,他們很好地繼承傳統、、、等等”,讓我很驚訝而不解。1)藝術的高峰按客觀來說是以時代來分,細—點年代來劃分。2)傳承是很重要,但沒有發展與時代的概念就談不上當今的藝術。傳承如果沒有發展,隨著年代和時間增長傳承的東西會越來越“小”“細”。一個的文明強大民族國家,他只有以精神文明來替現、精神文明結晶就是藝術。
于巴黎在畫室等人有感 葉星千
這幾天畫了幾張荷花,同時讓我想起"大千荷";朱耷殘荷;黃永玉顏色徇麗而燦爛;吳炳荷花的優雅和氣質;馬奈睡蓮大氣印象主義立體空間感,大致于似以不似之間,生活中的視覺形象。
《無題》220x492 cm 水墨畫。 愛;是藝術家;唯一最重要的基因。沒有天才的畫家,只有悟性的實踐者。
看當代作品現在不能以“原始人”的思維方式,即是看不懂,也不能馬上說不知道,我們應該把看不懂的藝術作品以抽象的思維方式來解讀,我們土話說"糊思亂想"彼此聯想"天堂""地獄"世界的萬物、海底的奇景、生活的故事、影與象等等....也許會尋找感覺,就象每一個人談戀愛一樣尋找自吾感受。
《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悲哀》
一個新聞記者為了追求真實性報道,他們會冒生命危險去采訪,一個理論批評家和哲學家看社會問題(看藝術作品)寫文章,都會帶有自己的觀點而論理解讀看法,不是吹捧拍馬屁,什么都是好,千篇一律,有時候連自己問自己,這是我寫的嗎?歌唱家演員都有自己想參與的共賞生活。一個藝術家畫家更需要呈現自己內心心理思維,無視周圍,創造自己精神境界心理符號影與象。藝術是社會歷史精神文明結晶,是永遠的,無量的,往往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由金錢數字來衡量,記者為了車馬費,唱歌家為出臺費,理論批評家為了稿費,畫家為了生存為畫廊畫畫。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也是我們藝術家文藝工作者的悲哀,這樣的悲哀決不是我一個人,我們生活在這社會里只有二者兼顧,藝術家更是需要的是勇氣。2014.1.7 葉星千老師所寫所畫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盡量能以畫意接近一點的題目,在畫這張畫時,什么都沒有想,空空的盡意亂畫亂涂,畫完了還覺得有點感覺。順時把畫發給一個朋友,叫他給此畫取一個命,朋友就說即然什么都沒有,就叫“一之前”吧!法文《avant un》170*430cm
2013畫了一系列《黃色的時代》(Periode couleur jeune的作品),以“生活”為命題。也許是以前生活困頓而現在心靈重開了新的世界和空間,我以自己的真實感和個性去表現,也希望愛好藝術的朋友能像我一樣在作品里感受到春天的鮮麗和自然的色彩空間。 170*430cm
我偶然看到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的講課大綱中關于中國畫的一段文字:“20世紀的兩大高峰黃賓虹、齊白石是超過前人的,他們很好地繼承傳統……”,這讓我很驚訝、不解。首先,藝術的高峰按客觀來說是以時代來分,細—點用年代來劃分。其次,傳承是很重要,但如果說藝術傳承過程中沒有發展,沒有時代的概念,那也就談不上當今的藝術。沒有發展的傳承,隨著年代和時間增長,會越來越“小”,越來越“細”。一個的文明強大的民族,只能以精神文明來體現,而藝術就是精神文明的結晶。
東方與西方的兩種藝術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審美觀點和哲學體系,只有自由地無介意地自然地接受蒙養,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生命之園。
“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藝術家只有具備了“物我兩忘”的精神和勇氣,敢于與自然為一體,忘掉一切,去掉傳統的影子,通過這種自然之道的思維方式和創作方式,創作出的作品才會是有生命的!
藝術作品是形像體現,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和哲學思想。
一位畫家,他能“筆之所成”、“墨之所至”,我想他不論用什么工具,怎樣用色、用墨,其創作出來的畫就會有生命、有思想!
藝術作品或者說抽象藝術,她是有著歷史文化作背景的,它表達一種思想,一個理念,一個生活記憶。不管怎樣去表現,你覺得美就行了,就像我們愛一個人一樣,沒有家庭、社會背景和地域差異之別。
一幅藝術作品是不需要解釋的,這就好比一位漂亮的少女和英俊的小伙。沒有絕對好或絕對壞的作品,有的只是我們喜歡不喜歡。
油畫、國畫都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使好了就行,能給生活空間帶來美感就行!
一個藝術家的生活,如果你想和他在一起,就先要試著學會理解他,否則是不可能在一起生活的!我還記得中國一句流行的歌詞“請你離開我、離開我……”。
影與像,它們都是心靈感受的產物。
作品什么內容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
藝術作品來自于然,取之于大自然, 在表現時更要美化大自然!
昨晚畫了一張水墨畫,我突然想起畫譜芥子圓,也聯想到“傳承”這兩字。“傳承”一部分從書籍里來,但更重要的從農村和城市而來,但在現在的中國土地上,農村不像農村,城市不像城市,也不知道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傳承”很重要,特別是在文化藝術領域,它是帶著時代氣息和時代感的文化產物,那“傳承”用科學理論角度來說,會越來越“細”,而不會變得越來越“粗”、越來越越“廣”。
齊白石說,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其實“似”是對平時在生活中碰到或看到過的事物的一種記憶,“不似”是回到畫室自己對那種記憶的表達方式,一種影像處理后記錄表像。
《又是一年月圓時》
又是一年月圓時!已先后收到同學、親朋、網友們的雙節祝福,我萬分感謝!節日引起了大家不同的幻想;假如我的時間能再生;假如我能像電子郵件一樣,一下子“發”到你們身邊一起祝福節日……那是多幸福啊!我們畫友一起畫畫、談畫、說畫,老友一起敘舊,新友一起談新聯想……
前星期在中國北京,在一個巧合的朋友聚會上,朋友問我是否能為北京特大自然重災捐獻2幅作品,送上一份愛心。我很高興地答應了,我說:“在25年前,我的畫送人都沒有人要,我是一個藝術家,我能用我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一種心情,現在還能以我的畫做一點好事,這是我很榮幸的事。天災無情人有情,愿受災的人早日度過難關,過上正常的生活。”
《沒有“晚”的概念》
一個人在任何時間開始學“新”的東西,都是沒有“晚”的概念。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現在能活多久。
前幾天,幾個老鄉請我吃飯。我們是一群60 年代的人,都是80年代從中國走出來到法國謀求發展的。在飯桌上,談論的話題都是“過去”那份或多或少代表著青春、希望、理想、成功、愛情與生命、純潔、傳統、秩序、精神與文明的“記憶”。而30年后的今天我看到我們的內心都是憂郁重重、混亂、風流……
《筆之所成、墨之所至》
一個畫家或書法家,他能“筆之所成”、“墨之所至”,我想不論他想怎樣用筆,如何用墨、用色,他畫出來的作品基本上是他自己的,有個性的,有思維的,有生命的……
《藝術家的精神 》
文藝的工作者、作家“落筆驚風雨”如魯迅。 音樂作曲家貝多芬的音樂風格,有剛健、雄渾、熱情、奔放,如《第九交響樂》中那種充滿活力、奔流直瀉的氣勢,處處都漾溢出來。 當代的藝術大家畢加索不斷的推陳出新,在其作品的畫面里無處不洋溢著生命的氣息。 我們做藝術家的都應該讓“悟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永遠伴隨著自己。
《作品與美女》
一件好的作品,她是不需要解釋的,就好比一位漂亮的少女……
《藝術家的思想》
藝術作品本身是(意象)抽象,一個藝術家他不只有技術和手藝,他一定更有思想。
《美化自然》
藝術作品來自大自然, 取之于大自然; 在表現時更要美化自然。
《自由表現》
一個畫家,在畫室時,就是畫畫,畫畫,再畫畫,唯有天天畫畫,發“瘋”的畫畫,才能畫出好的作品來。 當你在出去旅游時,玩玩,玩玩,再玩玩,只有好好玩玩,高高興興地忘了一切地玩,玩個“瘋”,把你看到的好的“景”記憶在自己的腦海里,回到畫室再把自己記憶的東西在畫布、萱紙上自由地表現出來,不要想那么多,更不要思考。
《抽象畫就像一個人的心》
抽象畫就像一個人的心一樣,是無法測量的,他是無限底的空間“espace”給予你他我自己想象。
《精神重于物質》
8月的經濟風暴,讓我覺得當今世界領導人為繁榮昌盛自己的國家,都在向錢看,都以經濟成長來衡量。這是很可悲的錯誤方向,物質文明是不可能取勝的,物質文明將來總有一天會破產的,只有“精神重于物質”,以發展民族文化,重視文化藝術,才是持久性的,歷久不滅的。文化藝術是精神文明的結晶,能促使世界和諧。
一個強大的國家,它一定是有一個強大文化背景和一個強大的歷史背景,同時它一定有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做基礎。
《藝術》
每一個人都擁有藝術的細胞,但并非每一個人都懂得藝術。
中國國畫,首先不應該再是只走傳統技巧和畫法的老路子,而是要新,要變,求自我,求個性。國畫原來固定的形式:近、中、遠。墨分五色,各種畫風、畫派、畫法等已成俗套,已成公式化。誰說規定以內的中國畫才是中國國畫呢?中國國畫的畫種和別的畫種是一樣的,油畫,雕塑,水粉…。隨著時代的演變,審美也在變,從東方到西方,從西方到東方,你的作品(國畫)能把“美”帶給觀眾,有觀眾欣賞你的作品,同時被你創作來的作品所感動,或你的作品使人聯想到某一段故事,某一首詩,某一段音樂,等等。那你的國畫就是成功的,不管你用什么技法來表現。對于怎樣求新、求變,我想每個人只要能把自己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感受,在作畫時融入作品中,只要能把100%的感覺+100%感情來投入創作,這才能創作出屬于你自己的畫,這樣的畫才是你自己的畫,是有個性的畫。
2009.3.23在北京國航休息室(北京到巴黎的飛機晚點4個小時)隨記小記
《畫家的悲哀》
一個畫家(藝術家)為了生活而畫畫給畫廊,雖然不是畫家共有的悲哀,但確是我的悲哀,我也相信有這樣悲哀的畫家不只我一個人。
《紛》是以白色為主要色調的淡彩畫。白、藍成了主要的色彩。下筆非常獨特的雕刻式的油畫技巧。是成百千只蝴蝶,還是心靈的遙遠回憶?這是一種美好。白色與藍色的對比又體現了一種邏輯上的明快。濃郁的激情與明快的邏輯,在畫里總是同時存在。在畫里面,色彩是有思維的,亮度是有邏輯的。白色在的畫里,似乎是遙遠的時代,是純凈美好的單一,而藍色,是一種智慧的沉淀,火紅色,是一種火光樣的創造。面對遙遠的心靈中美好的回憶,是思索,還有冷調當中鮮明的紅色點綴。
〈〈植物〉〉里生長的氣息與藍調背景的應用,也顯出小幅中深刻的抽象與深遠的想像。這是一幅構圖厚重,濃墨重彩的畫,但向上火焰樣生長的金黃與新綠的線條,使得畫面一下子富郁而靈活起來。這是一幅充滿運動感的畫,可以是生長的植物,可以是沖動的情緒,可以是向上的攻擊,可以是繁殖的力量。這里的抽象,觀念,邏輯,非常具有獨創精神。
我在法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現在我來談談自己對促進中國書畫在世界發展的體會。面對全球化文化的沖擊,在全球文化求同而不同的情況下,我認為要想更好地實現這個發展,就要進行深入全面的交流,增強相互之間的了解,而前提則必須是多元的。沒有多元,就無法進行交流。各國文化都存在差異,藝術家創作出來每一幅作品,都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中國畫家,既要熟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真諦和內涵,又要有時代精神。不同民族的人民,都會產生美的同感,同時又會對美產生不同的理解,因為理解和感受都是和文化背景相關聯的。東西方的藝術家要多進行交流,實現包容和理解。作為一個藝術家,要堅持自我,更不能忘了地域性。西方油畫大部分以色彩實現視覺效果,畫面一目了然,表現的是真實和自然;而中國畫除了視覺影像,還有畫外之音,如詩書金石,有可想象的空間。其實,東西方的藝術家不乏相互借鑒,比如畢加索、馬蒂斯就借鑒了很多中國繪畫的元素和基因,而趙無極、朱德群也借用了很多西方的視覺表現力。藝術本身是相通的,中國畫往往看上去可以聯想到詩歌、散文,而西方油畫看上去就會聯想到一個故事或一本小說、一段歷史。怎樣把兩者不同的手法結合起來,是我們面對的一個大課題。
《9號作品》(180*450CM),在一片黑色的底幕上,是躍動的心電圖一樣的藍色與紅色變幻的線條,線條是以葉星千獨有的刀刻方法配合畫筆成就的。實在不知道這是電流,還是星云的軌跡,或者是海底的生物帶,或者只是夜夢的痕跡?在細部看,那些色彩變幻組成的彩帶,是一種流動著的質感的筆觸,在雕塑一樣的黑色底幕上,這種彩帶一樣的線條,具有強烈的美感。而從宏觀上看,這樣一幅抽象大畫,卻給人清晰的觀感,具有一種形象上的邏輯感。在這樣一幅畫面前,觀者的思索與靈性都被調動了起來。
<路>
一道一道的筆印
一瓶一瓶的油墨
亮開了我自己的路
圍繞著陽光和生活
差異的文化
文化的差化
追求著萬千
吸收與探索
用意行走
追求心中的星光道路
歲月安然濺起了皺紋水波
追求只是
自我欺騙
追求只是
尋找虛幻心靈的安慰
追求只是
沒有終點的結束的路
追求只有
一次又一次違背自己
追求只有
一次又一次傷害自己
無淚無奈的盼望;期望
在呼喚___在呼喚大地神州
在等待___在等待奇跡出現
人生的
路
于2013年3月18晚巴黎
葉星千
《記》
北京夜晚
夜晚在北京
炎熱的北京
北京在炎熱
可是
你還是不停止問我
我心中是否還是有一絲涼意……
《葬禮》
一勺一勺的泥土
一朵一朵的鮮花
散落在大地上
帶著二十年的友情
沉疊了所有的故事
不愿意牽掛著人情衣襟
眼前的友人
論談著在妻涼的墓園里
漸漸地、漸漸地
留
你一人
一勺一勺的泥土
一朵一朵的鮮花
漸漸地、漸漸地
留
你一人
《畫家 》
畫家
他裝飾美麗的空間
他在不知不覺中
已成為空間中的一部分
《思念南國 》
不只是田野和河流
我在異國
不只是風帆和夢幻
被遠去淹沉海際里
不只那兒風、雨、陽光和月亮
還有飄游浮動、柳枝和河邊洗衣姐妹
一片綠洲的田野
分不出海潮和綠波
她們在呼喚在贊頌
假如我時間能再增生
我會像天上彩云一樣飄蕩你那邊
還有山山流水、祖先詞堂……
《“愛”地球》
人最高的道德是什么呢?那就是好好“愛”地球!
《無題 》
我最想喝酒的時候
突然找不到喝酒的人
街道上的霓虹燈
招牌朦朧
散發出絲絲寒意
靜悄悄地
雜長野草
從遠古到現在
我在想喝酒的時候
突然找不到喝酒的人
.....
《夢》
我想把夢放在銀河里
卻找不到合適的位子
我想把夢交給大自然
卻無法改變地球的寧靜
艱難的心靈之旅
我不拒絕所有的夢
閃耀在星河里
滋生在自中
傷痛和歡悅
殷紅的記憶
我把愛嫁在生活
等待太陽
輝煌的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