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4-06-06 17:39:52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張大千說過.畫家要先畫畫家之畫.再畫文人之畫.意思是先老老實實把畫畫到位. 才可能有味道. 并不是不讓你追求文人的格調。 近期來. 多見有不少畫家常把八大、 青藤、 白陽常掛于口.表現自己的品位之高.神乎其神.無非是一種談資。我們并不否定他們的格調是高雅的. 是陽春白雪的。說白了他們的風格是寫意畫中的極至.是中國畫較高形勢的一種表現;是上層建筑的、是獨特的。但他們一種支撐.就深厚的學養與時代的大背景.這是現代人所不具備的。
明清兩代. 傳統文化發展到極其成熟的地步.世界最高成就的農業文明達到了巔峰. 以呈現式微、頹廢之勢.大批的知識分子想有所作為.又苦于無門.于是乎.志趣發生了變異.便漫興于筆墨之間.借以抒懷.或迷于禪宗、黃老之學.繪畫便鑄入了許多個人主觀的成份.所謂形而上.追求其明哲、超脫. 以淡泊明志.其形勢趨于空靈.過于失真.與繪畫之根本越來越遠。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長處. 以求不俗的氣象.但更要正本清源注重造型。從宋元之豐富構圖與造型嚴謹的畫面中繼承和學習. 用文人畫作補充。師完古人而師造化多寫生.是最好不過的。色彩與造型是繪畫的兩大基本要素.如果都丟失了.很難想象這畫還怎么畫呢
文/宋居庭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