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來自中國一個許多人記憶猶新的政治術語——“工農兵”。
在理論上,他們是中國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礎,曾被罩上五彩的光環,深深地影響著中國當時的一切。記得那時候,我家鄰居一位漂亮姐姐,非要找個工人(被稱為領導階級)嫁不可,和現在要嫁大款一樣堅決。如今,曾經被神圣化的“工農兵”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生存狀態,我很感興趣。既然是個畫家,思考的結果就是這三幅肖像。
其實這三個肖像的原型我都認識。其中有眼疾的農民叫李福國,是我去河北煤礦在列車候車室遇見的。他的眼睛小時候因燃放鞭炮崩瞎后沒錢換義眼,就一直用布包裹著,他說不包怕嚇著別人。戰士小王的臉上有兒時淘氣落下的傷痕,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威武和充滿活力的形象,況且我也不想把普通戰士畫成國旗班神話了的英雄形象。真實才是有力量的。他們是這個時代草根階層的縮影,我愿意為他們造像。
應該說,這幾個經過我詮釋的形象一定會刺痛一些人的心,因為他們心中以前的美好形象也許被我巨大的作品扭曲了。在去年“中國寫實油畫研究展”上,評委同志們以投票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憤怒——我的農民和戰士肖像被涮下,只留下一個也是臉部被瓦斯燒傷的礦工肖像,肢解了一個完整的作品。沒有關系,完整的作品在今年上海美術館我的個人展覽上會露面——時代不同了,沒有所謂主流展覽,照樣發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