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法師說:喜為人過,不若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
欲論人者,自先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又云: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俗語有云:“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步風平浪靜?!薄坝腥莸履舜蟆?,做人應該以能寬厚為最可貴,處世以能忍辱為最有福。退既是進,與便是得,不與人爭常得多利,能退一步常進百步。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話雖然浪漫,卻也不無現實的啟示,古語有云:“百忍成金”,孔子也曾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足見忍讓是多么的重要,中國一直把寬容作為傳統的美德,學會寬容,懂得忍讓,培養品行的美德,在人與人交往中更為重要。寬容忍讓,往往能折射出一個人處世的經驗,忍讓的最高境界是享受忍讓,這才是待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
在與人的相處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應該常常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送去包涵與諒解,從不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便是寬容。所謂“己不所欲。未施于人”也寓理于此。寬容是一種博大,他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擁有心平氣和的心境。
有人認為寬容是軟弱的代表,其實并非如此,有軟弱之嫌的寬容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寬容。寬容乃人生難得的佳境,一種以此為快樂、一種時時需要操練、需要修行才能得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