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7-10-23 17:53:29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我覺得,在藝術上逐漸受人關注,是在于一個畫家的藝術創作。一個藝術家基本功打扎實以后,要樹立自己的藝術創作理念,使自己不斷推出具有獨特藝術個性的作品。只有你的作品受人關注了,你這個藝術家才會受人關注。像當時不少年輕人一樣,我成名的平臺主要是通過全國美展。那是80年代,畫家出名的唯一平臺就是全國美展,雜志、報紙還很少,像美術報這樣的專業報還沒有, 而且不像現在展覽那么多,能參加展覽的機會是非常少的。“文革”后中國積聚了大量的繪畫人才,如果你能參加這些極少的展覽或者在展覽中獲獎,那你就能在美術界受到廣泛的關注。我第一次參加全國大展是1984年的“第六屆全國美展”,作品是《鄉會圖卷》,第一次獲獎是1985年的“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需要說明的是,作品參展和獲獎后并不一定就能受到關注,你的畫不僅要具有上乘的藝術水準,還要有自己的藝術個性。
通過展覽的平臺被認可后,感覺很強烈的一點是:自己的畫走進了公眾的視野,受到了大家的關注。這對一個初踏藝術之途的青年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勵。當時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的時候,我28歲,這使我建立了藝術自信和自覺意識。當時,我剛大學畢業,在濟南的一個中學里工作,我的作品《鄉會圖卷》有幸作為濟南市唯一一幅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的作品。這幅作品是我大學的畢業創作,當時畫這幅畫的時候也根本就沒想過去參加全國美展。作品需要真誠,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意識。參加完第六屆全國美展后的第二年,濟南市美協換屆,我當選為濟南市美協副主席,這在當時是破天荒的,畢竟之前我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畫家。由此,我調入了省美協,一步步走上了美協組織工作的道路,直到現在。可以說,參加了第六屆全國美展,是我人生和藝術創作的一個拐點。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